串励直流电机:无负载运转为何会失控加速
在电子技术领域,电机是一个至关重要且复杂的主题。电机的设计方式丰富多样,其特性取决于结构设计的选择。串励直流电机(DC series motor)虽然具备一些相当理想的特性,但若忽略采用适当的安全措施,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相当危险的后果。
电机设计的变化极为丰富,远超过本文探讨的范畴。本篇文章的重点聚焦于串励直流电机的部分特性。为了便于理解,图 1 展示了三种基本的电机设计。

图 1:三种基本的 DC 电机类型,本文将聚焦于 DC 串励电机
前两种类型读者可自行深入研究,本文将专注于图中以绿色标示的 DC 串励电机,并从其基本结构开始探讨。
DC串励电机的结构
DC 串励电机的运转需要磁场,此磁场是由绕在钢结构 —— 称为 “磁极”(pole)上的通电线圈所产生的。磁极的数量会随设计而不同。为了简化说明,图 2 展示了三种磁极设计范例:双极、四极与六极。图中可见北极(N)与南极(S)的磁场极性交替排列。
电枢(armature)的配置如图 2 所示,包含四条并联导体路径。这些导体彼此绝缘,但在端点处相互连接。在本范例中,共有 24 条电枢导体,排列成六组,每组四条,亦可视为四条并联路径。

图 2:DC 串励电机的结构,显示双极、四极与六极磁场配置,并交替呈现 N 与 S 极性
惯例上,字母 “Z” 代表电枢导体的总数(此处为 24),字母 “A” 则代表每一路径中的并联导体数量(此处为 4)。需要特别注意的是,“Z” 并非阻抗(impedance)的符号,“A” 也不代表面积(area)。
接着,如图 3 所示,我们来看一下此结构的等效电路。励磁线圈绕在每个磁极上,并且以串联方式连接,形成励磁线圈绕组。电枢导体组同样以串联方式连接,其回路通过电枢中央部分,而中央部分的导体移动速度最慢。相对地,电枢导体最外侧区段在穿越磁场线时移动最快。由于这些外侧区域彼此串联,其所产生的电压会累加,最终形成所谓的 “反电动势”(back electromotive force,back EMF)。

图 3:DC 串励电机的等效电路,显示电枢导体最外层串联部分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反电动势
励磁线圈与电枢中流过的电流相同,因为电流没有其他通路。由此可知,DC 串励电机的输出扭矩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若励磁线圈与电枢皆使用截面积较大、电阻极低的导体,即可允许极大的电流流过,进而产生极高的扭矩。这类电机多用于需要大扭矩的应用,例如发动机启动电机、重载低速运行的起重机、通勤铁路车辆等。
DC 串励电机产生反电动势的控制方程式如图 4 所示。

图 4:反电动势的控制方程式,其中反电动势等于总磁通量乘以转速,再乘以串联电枢组的数量
总磁通量等于单极磁通量乘以磁极数。反电动势则等于总磁通量乘以转速,再乘以串联电枢组的数量。在本例中,由于为六磁极结构,因此串联电枢组的数量为六。
必须连接负载
此处必须强调 DC 串励电机的一项关键点:出于安全考虑,DC 串励电机绝不可在无机械负载的情况下运转。相对而言,DC 并励电机(DC shunt motor)或复励电机(DC compound motor)在无负载下仍能安全运转(相关细节另文再述),但 DC 串励电机则完全不允许如此操作。
当 DC 串励电机运转时,如图 4 所示,电枢会产生反电动势。此反电动势与输入电压相抗衡,并共同决定磁场与电枢的电流,如图 3 所示。

然而,若电机在无机械负载下运转,电枢会持续加速,转速不断上升。由于电流始终存在,扭矩也随之存在,因此会产生角加速度。当没有负载吸收能量时,电枢的旋转能量无处释放,便会不断累积,导致加速持续进行。
随着转速增加,反电动势(EMF)上升,进而降低电流,减少磁通量与扭矩。但磁通量与扭矩并不会降为零,电枢仍会继续加速。转速持续提升,又会进一步增加反电动势,再次减少电流与磁场,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导致电机失控。在无负载状态下,电枢转速没有上限,DC 串励电机最终将因自我加速而毁坏。
一个故事
基于上述原因,强烈建议 DC 串励电机的机械负载必须通过齿轮机构与电机连接,绝不可仅依靠皮带传动,因为皮带有可能断裂。一旦皮带断裂,电机失去负载,便会如前述一般陷入失控加速。
这一点是我的老师 Sigfried Meyers 博士在我就读纽约布鲁克林技术高中(Brooklyn Technical High School)时所提醒的。在学校的电机实验室里,Meyers 博士曾提及,有一次因缺乏师长监督,几名学生偷偷溜进实验室,将一颗实验用电机接成串励电机模式,却未加任何机械负载。当他们接上电源时,电机果然如 Meyers 博士所警告的一样,立即失控,最终被彻底毁坏。这个真实的案例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使用 DC 串励电机时,一定要重视负载的连接,确保电机的安全运行。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icpdf.com/dianlu/2477.html
热门文章
- 台积电三季度财报亮眼:营收创新高达235亿美元,净利润跃升至100亿美元以上 2024-10-18
- SK海力士、三星或受限中国EDA软件,官方回应引关注 2025-02-17
- CC1101功耗模式的切换策略及其优化实践 2025-04-11
- SiC 陷入囚徒困境,五大路径助力行业破局 2025-07-09
- 正激变换器两种复位方式(RCD 与谐振)的优缺点解析 2025-08-11
- 全面解读:电阻、电容和线圈的阻抗知识 2025-07-22
- 华为展望 2035:十大技术趋势引领智能世界变革 2025-09-18
- 芯片专家 Jim Keller:AI 芯片开发易且成本低 2025-10-21
- KYOCERA AVX 贴片电感产品选型手册(英文版) 2024-09-13
- 日本政府拟投入650亿美元扶持国内芯片行业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