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品速递 > 正文

瑞芯微 RISC-V 芯片量产:实现性能与功耗的完美平衡

时间:2025-10-24 14:25:47 浏览:17

瑞芯微在互动平台正式公开表示,公司基于 RISC-V 架构的新产品已成功实现量产,并且后续还会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推出基于 RISC-V 架构的创新产品。

长期以来,瑞芯微一直以 Arm 架构为核心技术,其 RK3588 系列芯片在消费电子、车载视觉等众多领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面对全球芯片产业格局的风云变幻,瑞芯微积极求变,启动了 RISC-V 架构的研发工作,通过 “Arm + RISC-V” 双轨战略,进一步构建自身的技术护城河。

111.png

RV1126作为瑞芯微一款集成RISC-V模块的智能视觉芯片,采用四核Arm Cortex-A7与RISC-V MCU的异构架构。该芯片内置2.0Tops算力的NPU,支持INT8/INT16混合操作,可高效运行TensorFlow、PyTorch等主流框架的AI模型。自研ISP2.0技术实现1400万像素硬件降噪,配合3帧HDR功能,在逆光环境下仍能保持图像清晰度。通过RISC-V模块的动态功耗管理,设备启动时间缩短至250毫秒,较纯Arm架构提升30%。该芯片已批量应用于网络摄像头、智能门锁等领域,其车载视觉方案更支持ADAS前车预警、DMS驾驶员疲劳检测等L2级辅助驾驶功能。

RV1109采用双核Arm Cortex-A7与RISC-V MCU架构,针对AIoT场景优化,1.2Tops NPU算力满足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需求,同时通过RISC-V的指令精简特性,使典型应用场景功耗降低18%。支持3摄像头同步输入、千兆以太网、4G模块等接口,可灵活连接传感器、显示屏等外设。250毫秒内完成系统启动,适用于对响应速度要求严苛的工业控制场景。目前,RV1109 已广泛渗透至智能家居、安防监控、工业物联网三大领域,其智能门锁方案实现了 0.3 秒人脸识别解锁,误识率低于 0.002%。

今年 7 月发布的高性能视觉协处理器 SoC RK1820,基于三个独立的 64 位 RISC-V 内核(含 FPU 浮点单元),每个内核配备 32KB 指令缓存(I - Cache)、32KB 数据缓存(D - Cache),以及 128KB 二级缓存(L2 Cache)。该端侧算力协处理器内置瑞芯微自研NPU及高带宽嵌入式2.5GB DRAM,有效解决模型端侧部署的算力、存力、运力的动态平衡问题,适合AIoT智能设备在本地部署和运行端侧模型,可通过PCIe2.0和USB3.0等高速接口与主处理器通信,适用于AI玩具、学习机、情感配备助手、终端家庭玩具甚至机器人等场景。

RISC-V架构具有它独特的优势:其一,RISC-V采用BSD开源协议,企业无需支付高额授权费即可自由使用、修改和扩展指令集,这种模式使中小企业也能参与芯片设计。

其二,RISC-V的模块化架构允许开发者根据需求裁剪指令集。例如,瑞芯微在RV1126中针对视觉处理优化了矩阵运算指令,在RK1820中增加了面向AI推理的向量扩展,这种灵活性使芯片性能与功耗达到最佳平衡。

其三,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RISC-V的开源特性使我国芯片产业摆脱对国外架构的依赖。目前,国产EDA工具、麒麟操作系统等已全面适配RISC-V,形成从底层架构到应用生态的完整自主链。

当前,国内厂商不再局限于 Arm 架构,龙芯、申威等自主架构与 RISC-V 形成了互补态势,有效降低了对单一技术路线的依赖。RISC-V 芯片已从物联网领域逐渐渗透至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高端领域。根据 Semico Research 数据,2025 年 RISC-V 芯片全球出货量已突破百亿颗,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600 亿颗,渗透率超过 25%,展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icpdf.com/xinpin/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