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面供电技术:突破芯片设计物理极限的创新之举
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芯片技术的革新一直是推动行业前进的核心动力。一则关于芯片技术创新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CPU 设计正迎来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而这场变革的主角就是背面供电技术。
一直以来,CPU 设计的发展方向多集中在增加核心数量、追求更小的制程节点或堆叠更多芯片等方面。像 AMD 的 3D V - Cache 等技术虽有显著创新,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 CPU 的传统认知。而背面供电技术,无疑是令人期待的 CPU 创新之一,它将在性能、散热和能效等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尤其对于 PC 组装者和发烧友而言,意义非凡。
CPU 的供电来源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简单来说,背面供电就是把供电网络 (PDN) 从硅芯片的正面转移到背面。供电网络由金属层和过孔构成,用于为晶体管供电。传统上,它与数据 I/O 处于同一侧,这使得工程师不得不权衡性能和效率。电源路由与逻辑信号相互竞争,一旦出现拥塞,就会导致电阻增加和电压下降,进而限制芯片密度。

通过将电源传输移至芯片另一侧,这些权衡的重要性大幅降低。芯片正面可专注于信号输出和晶体管布局,背面则专门负责供电。IMEC 和台积电等公司早已在实验室芯片上对该技术进行了长期实验,而英特尔的 PowerVia PDN 是首个面向商用芯片的背面供电实现方案。尽管最初计划与英特尔 20A 制程节点一同推出,但由于该节点并非面向消费级平台而未能发布。不过,基于英特尔 18A 制程节点的 Panther Lake 架构搭载了 PowerVia 技术,预计 2026 年 1 月将在笔记本电脑中亮相。即将推出的 Arrow Lake 桌面处理器升级版不会采用背面供电 (BSPD) 技术,但 2026 年底推出的 Nova Lake 桌面 CPU 有可能采用,只是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芯片是否采用英特尔 18A 制程节点制造。
电源传输是多数电脑发烧友容易忽视的幕后瓶颈,它在无形中决定了 CPU 的性能极限。处理器消耗的每瓦电力都需向下传输,这可能干扰逻辑信号,增加电阻和延迟。这就是为何一些高端芯片在达到热极限之前,就先遇到电压稳定性问题。PowerVia 等技术能够降低所谓的 IR 压降,即电源在传输过程中电压的损耗。更高的效率意味着晶体管能更稳定地在设计电压下运行,从而提供更稳定的时钟频率。英特尔的测试显示,在相同制程节点和电压下,将供电电路移至芯片底部,时钟频率可提高 6%,电压降降低 30%。
在散热方面,背面供电技术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将供电电路移至背面,能使逻辑电路与集成散热器(IHS)更好地接触,CPU 散热器也可直接与之接触。从理论上讲,这有助于简化 CPU 散热,减少负载运行时电压尖峰对散热的影响。
此外,背面供电技术与未来的堆叠技术完美契合。如今的 3D 垂直缓存和芯片组架构依赖于硅通孔和专用键合层。若将 CPU 顶部从电源网络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有望实现真正的逻辑堆叠,而非仅仅是额外的缓存。例如,CPU 核心层可直接键合到 AI 加速器或集成 GPU,无需单独的基板。
随着工艺节点不断缩小,生产可用晶圆的成本大幅上升,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同时,硅的制造能力也已接近极限,栅极长度甚至以几十个原子为单位衡量。这意味着,我们在 2000 年代和 2010 年代所见证的巨大进步在 2020 年代已难以重现,未来芯片密度和效率的提升将主要依赖于背面供电等技术,以及 GAAFET 和 RibbonFET 等新型晶体管设计。
更清洁的电源供应意味着更稳定的超频和降压,更少因瞬态尖峰导致的崩溃或降频,以及更一致的散热性能。此外,移动电源供应还能带来约 6% 的性能提升。尽管背面供电技术不像核心数量、全新架构或人工智能加速器那样容易被察觉,但它却是现代芯片设计中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它重新审视了 CPU 内部电力传输的物理极限,有望引发更多的创新。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icpdf.com/xinpin/2446.html
热门文章
- 高通骁龙 8 至尊版 2 芯片曝光:单核超 4000 分,多核性能激增 20 2024-11-12
- 艾普凌科(ABLIC)产品选型手册——电源管理IC 2 - DC-DC控制器、升压型充电泵、电源顺序控制器 2025-03-24
- Carling Technologies(嘉灵科技)微型开关产品选型手册 2024-10-16
- 重磅!世界第一台探针计算机于北京研制成功 2025-05-09
- 芯片设备商ASMPT宣布结束私有化谈判,股价受影响 2024-11-12
- 苹果A系列芯片进化史:从A7到A18 Pro,晶体管激增背后的成本与挑战 2025-01-06
- 苹果已向台积电订购M5芯片:生产工作预计明年下半年启动 2024-12-02
- 三星电子专注提升1b DRAM性能与良率,否认重新设计传闻 2025-01-22
- 中国科学家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取得暗物质搜寻新突破 2024-11-12
- 黄仁勋宣布:英伟达Blackwell服务器全面投产,提供200多种配置选择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