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 (RFID)

2025-07-08 10:42:29

摘要:射频识别 (RFID) 是一项尖端技术,它利用无线电波,无需物理接触即可轻松识别和监控物体或人员。

 

什么是射频识别 (RFID)?


RFID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e Identification)的缩写 。它是一种  利用 高频无线电波 传输和存储 数据的技术,旨在为 物体、动物或人提供独特的身份。

RFID 的首次 应用 可以追溯到20 世纪 30 年代,当时英国人希望能够通过雷达实时识别盟军飞机和敌机 。这项技术 后来发展成为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 RFID 。它被用于物体追踪 、 非接触式支付等等。

射频识别 (RFID) 在众多应用中非常有用,尤其是在物联网 和大数据领域。从物理上讲,RFID 标签通常是一个扁平的正方形(类似贴片),在基板上带有天线和电子芯片。

射频识别 (RFID)

射频识别 (RFID)技术如何工作?


每个 RFID系统 由三部分组成 : 

  • 扫描 天线, 

  • 发射器-接收器, 

  • 应答器(RFID 标签)。 

扫描天线和发射器-接收器共同构成 RFID阅读器(或 RFID询问器)。阅读器可以是固定式或移动式,并连接到通信网络。应答器(标签或 标牌)是一种 RFID芯片,由阅读器发射的无线电波产生的能量 激活。阅读器询问应答器,应答器返回请求的数据。

射频识别 (RFID)技术如何工作?

标签 可以是无源的、有源的或半有源的:

  • 无源标签利用电磁传输的能量来工作,不需要电池。

  • 有源标签包含一个小型电池,能够发送更远距离的信号并记录新 数据。

  • 半主动标签介于两者之间。与无源标签类似,它们只有在被 RFID 阅读器触发时才会发送信号。但与有源标签不同的是,它们不会持续发射信号。

请注意,可以 使用多个 频段,并且 可以使用最高频段来增加信号传输速度和数据量 。

RFID读取器与标签 之间的 信号传输 距离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有些 RFID读取器 及其 RFID标签的检测 距离可达200米。因此,应用范围可能千差万别。


射频识别 (RFID)有哪些应用?


RFID技术 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其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微处理器(电子芯片)发明以来,RFID技术开始应用于私营部门,尤其是工业领域。

RFID 有哪些应用?

RFID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RFID 系统是一种可以使日常生活更加轻松的解决方案:

  • 使用银行卡进行非接触式支付

  • 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车票验证

  •  图书馆的库存和借阅

  • 自动道路收费

  • 汽车无钥匙点火

  • 计时赛选手(马拉松、赛车等)

  • 追踪 宠物

  • 使用RFID卡进入 限制区域等等。

RFID技术 也正在用于 新一代生物 特征护照和身份证。

RFID在贸易和工业中的应用

该系统在工业和商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商业领域,有 许多 基于 RFID的机制 可用于:

  • 可快速识别的产品库存

  • 在收银台同时读取多个项目

  • 针对空货架发出补货警报等等。

在 工业领域有 很多好处:

  • 监控 物流链

  • 跟踪工具

  • 装配测试的可追溯性

  • 快速轻松地识别生产批次,这在出现故障和潜在健康风险时尤其有用

  • 管理 仓库等


射频识别 (RFID)的优势


与所有 技术一样,RFID 具有 诸多优势,例如:

  • 减少了处理和操作的需要:RFID旨在减少交互时间(非接触式支付、非接触式库存等)。

  • 它简化了生活,无需像条形码和二维码那样寻找接触点或标签来读取。

  • RFID 标签可以非常小,因此可以集成到任何地方,甚至可以集成到薄银行卡中、衣服中或动物的皮下。

  • 通过 Wi-Fi 连接到互联网,RFID 技术可用于  在很远的距离内安全地传输数据。

NFC和RFID之间的区别


RFID 和 NFC 是两种  远距离 数据 传输 技术。从根本上讲,NFC可以被视为RFID家族的一部分。它们 的主要 区别 在于 通信 范围。

RFID可以在 100 米或更远的距离内接收和发送无线电波(对于配备自带电池的有源标签而言),而NFC 的接收范围在最佳情况下也不超过 20 厘米。实际上,NFC的接收范围更像是 0 到 5 厘米。

NFC和RFID之间还有一个区别:所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RFID使用多种频段,而NFC则受限于13.56 MHz 的高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