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重磅出击:A19/A19 Pro 芯片搭配自研 Wifi7、5G 基带芯片亮相
苹果公司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发布会,发布了四款全新 iPhone 机型,同时推出了为这些设备赋能的新一代处理器芯片,此外,该公司还带来了全新的网络芯片和蜂窝芯片。此次发布会共有四款新机型及四款新芯片亮相,为电子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期待。
这四款机型分别是 iPhone 17、采用 5.6 毫米超薄设计的全新机型 iPhone Air、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基础款 iPhone 17 将搭载 A19 系统级芯片,其余机型则配备性能更强的 A19 Pro 芯片。这些芯片很可能采用台积电最新的 N3P 制程工艺,这种先进的制程工艺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预计苹果即将推出的 iPad 和 Mac 系列 M5 芯片也将使用该工艺,这意味着苹果在未来的产品布局中,将持续保持技术领先。
A19 芯片搭载六核 CPU 和五核 GPU。处理器包含四颗效率核心和两颗性能核心,这种核心组合能够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实现高效的性能表现。其 GPU 持续推进硬件加速光线追踪、网格着色和 MetalFX 超分辨率技术的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逼真和流畅的图形体验。
A19 Pro 芯片将为 iPhone Air 及 iPhone 17 Pro 系列机型提供动力。与 A19 一样,其六核 CPU 采用两颗性能核心和四颗效率核心的组合。性能核心优化了分支预测能力并提升了前端带宽,而新的效率核心末级缓存容量增加了 50%,这使得芯片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更加高效。iPhone Air 搭载的五核 GPU 支持第二代苹果动态缓存技术,具备更快的浮点运算能力和更优的图像压缩性能。每颗 GPU 核心均配备独立神经加速器,苹果称这使其在 iPhone 中实现了 MacBook Pro 级的性能表现。

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则配备更强的六核 GPU,苹果承诺其持续性能较前代提升 40%。同时,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通过一体化机身内的全新散热系统为芯片降温,该散热系统采用填充去离子水的均热板,可将热量分散至整个系统。苹果表示,铝合金一体化机身的散热效率是 iPhone 15 Pro 和 16 Pro 所采用钛金属的 20 倍,这将有助于避免重蹈 2023 年 iPhone 15 Pro 发布初期的发热问题。
该散热系统采用填充去离子水的均热板,可将热量分散至整个系统。苹果表示,铝合金一体化机身的散热效率是 iPhone 15 Pro 和 16 Pro 所采用钛金属的 20 倍。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并未对比 iPhone Air 搭载的 A19 Pro 与 17 Pro 系列机型的芯片差异 —— 后者配备均热板和额外的 GPU 核心。
在网络芯片方面,苹果正持续拓展其手机芯片的自研布局。在 iPhone Air 上,苹果搭载了自研网络芯片 N1,该芯片支持 Wi-Fi 7、蓝牙连接和 Thread 协议,且全系最新 iPhone 均配备这颗 N1 芯片。与 iPhone Air 的 A19 Pro 芯片相配合的是苹果设计的 N1 芯片,其负责无线连接功能,包括 Wi-Fi 7、蓝牙 6 和 Thread 支持。苹果表示,这种集成芯片设计将为 AirDrop 和个人热点等功能带来性能和能效提升。
苹果还宣布升级自研 C1 调制解调器(首次在 iPhone 16e 中亮相),新一代 C1X 调制解调器性能提升可达 2 倍,但仍不支持高带宽、大容量的毫米波技术。iPhone 17 和 17 Pro 系列仍采用高通 5G 调制解调器,因此保留毫米波支持。苹果同时强调 C1X 的能效也有所提升,这意味着在保证网络性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节省电量。
所有机型均将于周五开启预售,9 月 19 日正式发售。iPhone 17 起售价 799 美元,iPhone Air 起售价 999 美元,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起售价分别为 1,099 美元和 1,199 美元。全系机型标配 256GB 存储,17 Pro Max 首次提供 2TB 版本。除 iPhone 外,苹果今日还发布了 AirPods Pro 3、Apple Watch Series 11、Apple Watch SE 3 及 Apple Watch Ultra 3,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此次苹果的新品发布,不仅展示了其在芯片技术和产品设计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为未来的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相信这些新品将在市场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icpdf.com/xinpin/2224.html
热门文章
- 得一微存力芯片:以技术创新重构汽车大脑,赋能 “移动智能体” 2025-07-08
- 俄罗斯成功交付1000颗16nm 48核Baikal-S处理器 2024-11-28
- 英飞凌发布PSOC™ Control MCU,强化电机控制及功率转换系统效能与效率 2025-02-10
- 国产 FPGA 突破重围,进军高端市场新征程 2025-08-29
- 美光斥资18亿元,成功收购友达光电台南及台中生产基地 2024-08-28
- 一文带你了解灌电流和拉电流的区别 2024-08-21
- 国产 GPU 里程碑:5nm 流片成功与 6nm 送样突破 2025-09-04
- 重磅!智路考虑出售UTAC,估值30亿美元 2025-04-24
- 保持 PCB 清洁:减少电路故障的有效策略 2025-08-22
- 英伟达与台积电强强联手,硅光子学技术引领AI芯片新纪元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