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D 负反馈电路设计的重要注意事项剖析
在无线通信领域,数字预失真(DPD)技术已成为提升功率放大器效率的关键手段。此前已有诸多论文围绕 DPD 功放非线性模型的搭建展开探讨,前文也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析与仿真。今天,我们将着重聚焦于 DPD 的负反馈电路设计。
数字预失真(DPD)是目前无线通信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基本构建模块之一,其核心作用在于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当功率放大器在非线性区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失真,而 DPD 通过减少这种失真,能大幅提升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从结构上看,DPD 主要由功放电路、预失真模型和反馈通道组成。
反馈电路在 DPD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提取非线性分量,也就是失真分量。可以说,反馈电路是 DPD 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切不可轻视。那么,在设计反馈电路时,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呢?
一、带宽
一般情况下,DPD 常用于提升邻道抑制比,邻道功率抑制比通常至少关注 2 个,多则关注 3 个。为了准确提取非线性失真,反馈通道的带宽一般是正向电路的 5 - 7 倍,这意味着至少要提取 5 次互调分量。例如,在一些复杂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更宽的反馈通道带宽能够更精确地捕捉到失真信息,从而为后续的预失真处理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二、ADC 的采样率
由于反馈通道的带宽是正向通道带宽的 5 - 7 倍,这就要求反馈通道具备更高的采样率。更高的采样率能够更及时、准确地采集到信号的变化,确保反馈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三、反馈通道不能产生新的非线性
DPD 的主要功能是抵消正向电路的非线性,因此反馈电路不能引入新的非线性,否则会使 DPD 的效果大打折扣。考虑到正向功率通常较高,一般反馈电路不会再引入有源射频器件,以避免引入额外的非线性因素。
四、采集的反馈功率恒稳定
为了减小数据计算的复杂度,通常送给 ADC 采集的功率需要保持稳定。因此,反馈电路一般会包含数控衰减电路,而不是放大电路。通过数控衰减电路,可以精确地控制反馈功率,确保采集到的信号稳定可靠。
五、ADC 的采样位数要够多
根据公式 SNR = 6.02N + 1.76 可知,ADC 不仅需要高采样率,还需要足够大的动态范围。因为要采集信号的五次甚至 7 次互调,为了使信号在采集过程中不至于失真,同时能够采集到所需的信号,ADC 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要足够大。例如,在一些基站中,要求邻道指标达到 70dBC,那么在收敛过程中,反馈采集到的动态范围至少要满足这一要求。
相较于正向电路,对于射频工程师来说,在设计反馈电路时需要考虑和注意的地方更多。只有充分关注这些要点,才能设计出高效、稳定的 DPD 负反馈电路,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热门文章
- SK海力士斩获博通HBM大单,预计2025年下半年供货 2024-12-20
- 氧化镓革命:下一代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突破性应用与测试 2024-11-13
- 单片机技术:实现复杂分立逻辑的高效方案 2024-11-12
- Meta 确认开启大裁员 3700 人,全力招募 AI 人才 2025-02-11
- 大疆进军eBike千亿蓝海,芯片供应商面临的崭新机遇与挑战 2024-08-26
- 芯片测试关键:Trim 技术原理、应用与趋势解析 2025-05-06
- 苹果百度联手打造中国版AI功能遇瓶颈,iPhone销量与芯片供应链或受波及 2024-12-05
- 芯海科技(CHIPSEA)产品选型手册 2024-09-13
- 聚焦:国产射频芯片公司发展势头正盛 2025-04-24
- 芯片高温危机:探寻高效散热的新路径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