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电路图 > 正文

分压电路特点及原理的详细解读

时间:2025-06-19 14:42:31 浏览:30

在电子电路领域,分压电路是一种极为常见且应用广泛的电路形式。深入掌握分压的工作原理以及分压电路的变形电路,对于分析众多电子电路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分压电路的含义、特点以及原理。

分压电路输出的信号电压需传至下一级电路。理论上,分压电路的下一级电路输入端即为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但在实际识图过程中,这种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欠佳,因为有时准确分析出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端颇具难度。此时,我们可以采用更为简便的方法进行分析:先找出分压电路中的所有元器件,从地线向上端进行分析,当发现某元器件与分压电路之外的其他电路相连时,这一连接点便是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该点的电压即为分压电路的输出电压。

分压电路是指当电流表和其相连电阻连接时起到分压效果。分压,简单来说就是分担电压的意思,分压电路本质上就是串联电路。当电流表和其相连电阻连接时会起到分压效果,此时采用外接法(电流表内阻一般不足一欧,但如果与其相连的电阻也只有几欧,那就会产生明显的分压效果);若相连电阻有几十欧以上,就可以忽略电流表的分压效果,采用内接法。

分压电路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电荷在电路中依次通过各个元器件,所以各处的电流大小保持一致。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这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电源提供的总能量会在各个用电器上进行分配,表现为电压的形式。

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根据电阻的定义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从而使总电阻增大。

4.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正比。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其两端分担的电压就越高,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得出的结论。

1.png

分压电路的原理主要基于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分压原理指的是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其公式为 R1:R2 = U1:U2。在并联电路中则表现为分流。

串联分压的原理,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小于电路总电压,故串联电阻起到分压作用。

并联分流的原理是,在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各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干路电流),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小于总电流(干路电流),故并联电阻起到分流作用。

分析分压电路的关键点有两个:

(1) 找出输入端。需要分析输入信号电压从哪里输入到分压电路上,具体的输入电流回路如何。在电路分析中,确定输入信号电流回路的方法是:从信号电压的输入端出发,沿至少两个元器件(不一定非要是电阻器)到达地线。

(2) 找出输出端,即输出电压取自于电路的哪个端点。分压电路输出的信号电压要送到下一级电路中,理论上分压电路的下一级电路输入端是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分析出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端比较困难,所以可以采用更为简便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分压电路中的所有元器件,从地线向上端分析,发现某元器件与分压电路之外的其他电路相连时,这一连接点是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这一点的电压就是分压电路的输出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