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博弈升级:中国加强美企出口审查,东南亚、印度扩产路受阻
近日,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正在加大对美国科技企业的出口审查力度,导致这些企业在东南亚和印度的扩产计划遭遇严重阻碍。这一举措不仅影响了美国科技公司的全球供应链布局,也引发了中美之间新一轮的科技与贸易竞争。
美国科技公司如苹果、微软、惠普等,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积极寻求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这一战略旨在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同时利用这些地区的成本优势扩大市场份额。然而,近期中国海关的严格审查导致这些公司从中国出口的生产设备和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数天甚至数周的延误。
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份重要公告,即《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公告明确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并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任何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和个人,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所谓两用物项,是指既有民事用途,又有军事用途或者有助于提升军事潜力,特别是可以用于制造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货物、技术和服务。中国对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尤其是对镓、锗、锑等关键原材料的管制,直接影响了美国半导体及芯片军工产业的发展。因为这些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先进芯片、光纤电缆和太阳能板等高科技产品,而全球大多数的镓、锗、锑都是由中国提供的。
一位苹果供应商的高管表示,不仅苹果受到了影响,其他美国客户的材料和设备出口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甚至一些不在两用清单上的物品和工具,仅仅因为它们有相似的HS编码,也面临更严格的海关审查。比如,一些智能手机的速度测试设备,中国海关也可能认为它们与军事用途有关。
除了对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还导致了一些具体的供应链问题。例如,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商之一,一直在印度扩大iPhone产能。然而,这一计划最近却遭遇了重大挫折。据说,富士康不得不召回已经派往印度的中国大陆工人,而那些原本计划运到印度的专用制造设备也被扣留在中国境内。
这些举措不仅影响了苹果等美国科技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也对消费者产生了间接影响。比如,如果富士康在印度的产能上不去,iPhone的供应量就可能不足,市场上的iPhone就可能变得紧俏起来,从而可能导致价格上涨。此外,这也让一些消费者对国产手机产生了更多的关注和信心。
此次中国加强美国科技企业出口审查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面对美国对中国芯片及半导体产业的制裁,中国商务部此次对美出口管制也被视为一种对等反制措施。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正在逐步升级,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格局也因此受到深远影响。
在未来,中国对美国科技企业的出口审查可能会更加严格,这将迫使这些公司重新评估其全球供应链布局。同时,这也将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共同应对全球科技产业的变革和挑战。

热门文章
- 氧化镓革命:下一代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突破性应用与测试 2024-11-13
- 高通巨资收购Nuvia:旨在摆脱Arm依赖,年省授权费可达14亿美元 2024-12-19
- 韩国计划投资139亿美元创建“KSMC”代工芯片厂,与台积电展开竞争 2024-12-25
- 英特尔放弃Falcon Shores AI芯片,战略布局生变 2025-02-12
- 总投资70亿元!惠科长沙Mini LED项目洽谈进展顺利 2024-12-20
- 应对现代工业应用设计挑战:高性能与高鲁棒性ADC的策略与实践 2024-08-30
- 格科微宣布成功量产多光谱CIS,引领图像传感器技术革新 2024-11-27
- 科奇引领中国芯:澎湃动力推动全国产5G无线云网与移动通信服务革新 2024-10-09
- 一文带你了解ADC码值转换过程 2024-11-01
- 台积电N2P和N2X IP准备就绪,客户可设计性能增强的2nm芯片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