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封装变革:EDA 工具成关键驱动力
在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全方位的系统级思维已成为未来半导体产业和 EDA 工具发展的核心方向。先进封装市场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根据 Yole 市场数据,其正以年复合增长率 10% 的速度成长,预计 2027 年将达 572 亿美元。IDTechEx 更预测,Chiplet 技术的市场总价值将在 2035 年达到 4110 亿美元。然而,这场技术革命的成败关键并不在制造端,而在于能否突破设计工具的根本性限制。
EDA 工具正从幕后的辅助角色跃升为先进封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今,单颗 AI 芯片设计需要调用超过 50 种 EDA 工具,相较于传统芯片增加了 300%,这反映出设计复杂度的几何级增长。当不同制程节点的芯片需要整合在同一封装中,热管理和机械应力成为关键设计变量,系统级协同优化成为必要条件时,传统 EDA 工具的设计逻辑已难以应对。
西门子 EDA 技术经理王志宏表示,从 AI 技术在 EDA 工具中的深度整合,到系统级协同设计方法论的建立,再到平台化趋势对产业生态的重新定义,新一代 EDA 技术正在重构先进封装的可能性边界。
设计复杂度跃升,传统工具面临三重挑战
王志宏深入剖析了 EDA 工具在先进封装领域遭遇的技术瓶颈。第一重挑战来自设计复杂度的指数级提升。 传统单芯片设计虽然复杂,但最终仍是同一制程节点的产物。 如今在2.5D、3D IC、Chiplet封装中,每个组件都是独立制程的产品,还要加上不同材质的中间层,设计路径的复杂度比过往提升了至少10倍。
第二重挑战源于多物理域问题的集中爆发。以前一颗芯片的热会往上散出,现在把它堆叠在一起时,上面的芯片会被挡住。此外,硅中间层与不同材质间的机械应力问题,在3D堆叠环境下变得极其复杂。热管理和机械应力已从次要考量跃升为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
第三重挑战是验证复杂度的几何级增长。传统芯片设计的验证工具Calibre,面对跨芯片、跨材质、跨封装层级的复杂架构时,规则撰写的复杂度呈现爆炸性增长。王志宏坦言引导工程师去做这件事情的复杂度会变很高。这会直接拖慢设计周期,推高了开发成本。
Intel Ponte Vecchio GPU的成功案例印证了这些挑战的现实性。这颗集成47个不同Chiplet的处理器,从设计到量产耗时超过四年,其中EDA工具的适配和验证就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 这样的开发周期在AI芯片竞赛中几乎是致命的。
系统级协同设计,AI技术成突破关键
面对这些挑战,芯片设计理念正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序列设计转向并行设计。新的设计概念要求设计与验证并行,在每个阶段都引入验证和模拟,确保无误后再进入下一阶段。AI 技术的深度整合正在重新定义 EDA 工具的能力边界。西门子最新的 AI 平台,如同懂 EDA 语法的 ChatGPT,能够自动处理复杂的 Calibre 语法生成,将原本需要资深工程师数周完成的工作压缩到数小时。
热仿真工具也迎来技术革新。早期的热仿真主要针对系统层级,如服务器或 PCB 模块,现在这些工具必须深入到 IC 层级,精确分析 3D 堆叠结构中每个芯片的热行为,通过芯片布局优化和散热路径设计,工程师能够在设计早期就解决热管理问题,避免后期的重大修改。讯号完整性分析同样取得突破,新的分析工具集成了芯片级和系统级的信号分析能力,通过实体与频率的防范技术,将信号网络分析的精度提升了 30% 以上。
平台化整合趋势,产业生态迎来重组
西门子 EDA 的平台化策略,以 Innovator 3D IC 作为中控台,整合从系统技术协同优化到具体实现的全流程。该平台能够同时处理硅芯片、中间层、封装基板甚至 PCB 和 BGA 的优化设计,还能通过优化设计直接影响中间层的制造成本。2025 年 2 月 18 日,西门子与台积电的最新合作案例证明了这种平台化趋势的重要性。
Chiplet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新定义产业合作模式。这个庞大市场背后,EDA工具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王志宏认为Chiplet的模块化优势能够大幅降低设计风险,他表示,很多常用的方式可以把它做成模块,运用这些早就已经tape out过或验证过的模块,重复利用。
王志宏预测未来五年将出现几个关键技术趋势:晶粒整合将加速发展; 高密度3D基层技术将更广泛应用; 硅光子技术将走向成熟; Chiplet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每一个趋势都需要EDA工具的深度配合和创新突破。
四大技术趋势成形,EDA产品创新势在必行
面对这场 3D 封装革命,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需要在 2025 年下半年前完成关键布局。产业界应重视三个方向:一是加速培养熟悉先进封装设计的 EDA 人才,预计需求将在未来两年内增长 300%;二是支持本土 EDA 工具商在多物理域仿真领域的技术突破,这是打破国际垄断的最佳切入点;三是推动产学合作建立 3D 封装设计的标准化流程,中国台湾有机会在这个新兴领域制定游戏规则。
当摩尔定律的传统路径逐渐走向终点,通过 2.5D、3D IC 和先进封装技术,半导体的发展可以延续某种频率,避免被传统的技术瓶颈所局限。更重要的是,系统级优化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不仅要考量芯片设计系统,还要考虑芯片设计完成后在 PCB 板、服务器上的整体性能,实现从芯片设计到整个系统的完整模拟验证。这种全方位的系统级思维,是未来半导体产业和 EDA 工具发展的核心方向。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icpdf.com/news/2282.html

热门文章
- CTS 温度解决方案 - 产品目录(英文版) 2024-09-19
- HBM 芯片封装技术革新:混合键合引发的产业内战 2025-09-23
- Arm 最强处理器 Lumex CSS:多维度突破引领行业变革 2025-09-11
- 美国拟管制16nm芯片技术,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新挑战 2025-01-13
- 小米 15S Pro 搭载自研芯片,XRING O1 详细拆解曝光 2025-09-19
- 英特尔12月3日公布“显卡大消息”,预计发布锐炫B独立显卡 2024-12-02
- 理想二极管控制器在太阳能应用中的旁路开关应用 2025-02-25
- 艾迈斯欧司朗新一代dToF传感器拓展应用边界,引领技术新前沿 2024-09-06
- 应对现代工业应用设计挑战:高性能与高鲁棒性ADC的策略与实践 2024-08-30
- Exynos 2600 芯片成关键,三星将打响 2nm 芯片反击战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