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激变换器两种复位方式(RCD 与谐振)的优缺点解析
在电子电源领域,正激变换器是一种常见的拓扑结构,而其复位方式对于变换器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正激变换器的两种复位方式 ——RCD 复位与谐振复位,并深入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RCD 复位正激变换器如图 (a) 所示,它在变压器上并联了一个由二极管 D、电容 C 和电阻 R 组成的环节。当开关 S 关断时,激磁电感和漏感的感应电势使二极管 D 导通,电容 C 上的电压会对变压器进行复位。
图 (b) 展示了 RCD 复位正激变换器的主要工作波形。由于电容 C 两端电压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近似为直流电压,所以 RCD 复位电压呈现为方波。不过,在开关管关断瞬间,变压器上会出现一个电压尖峰,这是由变压器漏感与开关管结电容谐振引起的。
(a)RCD 复位正激变换器
(b)RCD 复位正激变换器工作波形
谐振复位和 RCD 复位各有其独特的优缺点,且二者的优缺点基本上是互补的。
1.复位电压平台方面:根据伏秒平衡原理,VT 一个周期内平均值要等于零。谐振复位的复位电压是正弦波,其复位电压的平台相对较高,也就是开关管 S 的 VDS 电压平台比较高;而 RCD 复位的复位电压是方波,复位电压的平台相对较低,即开关管 S 的 VDS 电压平台较低。
2.电压尖峰方面:谐振复位正激变换器变压器上的电压尖峰(最终反映到 vDS 的电压尖峰)是由变压器漏感 LS 与电容 C 谐振造成的,RCD 复位正激变换器变压器上的电压尖峰是由变压器漏感 LS 与开关管 S 的结电容谐振造成的。由于电容 C 的容量远远大于开关管 S 的结电容,谐振复位电压尖峰的谐振周期要远大于 RCD 复位电压尖峰的谐振周期。因此,在变压器漏感 LS 上的负载电流能量一定的情况下,谐振复位的电压尖峰幅度要比 RCD 复位的电压尖峰幅度低得多。从另一个角度看,谐振复位正激变换器在开关管 D - S 间并联的电容 C 起到了吸收电压尖峰的作用。
3.能量消耗方面:RCD 复位正激变换器的激磁能量和漏感能量全部消耗在电阻 R 上,而谐振复位正激变换器的激磁能量和漏感能量基本上没有消耗。然而,由于谐振复位正激变换器在开关导通之前,电容 C 两端的电压为 Vin,因此有 CVin² 的能量消耗在开关管开通过程中。
4.变压器磁偏方面:从相关波形可以看到,谐振复位正激变换器变压器磁偏比较小,而 RCD 复位正激变换器变压器磁偏较大。
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两种复位方式的正激变换器都有各自的优点,但缺点也较为明显,在某些设计场景下存在较大的瓶颈。基于此,将两种复位方式结合起来,形成谐振 RCD 复位正激变换器,或许可以软化它们各自的缺点,同时还能带来新的优点,这也是未来正激变换器设计的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icpdf.com/dianlu/2086.html

热门文章
- 晶圆级芯粒封装:分立式功率 WLCSP 的关键技术变革 2025-09-09
- Google发布最新量子计算芯片Willow,开启量子计算新篇章 2024-12-10
- 极海(Geehy)产品选型手册 2024-09-12
- 精准解析 RS485 接口电路设计的核心要点 2025-10-10
- 特朗普宣布OpenAI、软银等联手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2025-01-22
- 电路设计中瞬态过压保护:三大疑问全解读 2025-05-22
- RISC-V 强势挺进 DPU 领域,引领数据中心架构新变革 2025-09-02
- 移为GL53MG 4G防水性资产管理智能终端 20230901 2024-09-09
- 英特尔投资近亿元入股韩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DS Techno 2024-10-17
- 威兆半导体发布700V SiC MOSFET,赋能新能源与储能市场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