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信有新招,川土微 CA-IS308x 隔离式收发器实力登场
在工业自动化、光伏逆变器、电机驱动等众多关键场景中,通信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难题。设备间地电势差引发的通信干扰、总线节点过多导致的数据传输混乱、极端温度下器件频繁罢工,以及突发短路或静电冲击造成的设备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业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不过,现在川土微电子的 CA - IS308x 系列隔离式 RS - 485/RS - 422 收发器为解决这些行业痛点带来了新的希望,扫码即可领取样品!
工业通信的可靠保障
CA - IS308x 系列凭借其强大的性能,正逐渐成为工业通信领域的可靠保障。从性能方面来看,该系列具有高电气隔离等级,能够充分满足工业应用场景的严苛要求。其内部逻辑输入与输出缓冲器之间通过二氧化硅(SiO₂)绝缘栅隔离,这种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具有较高地电势差的端口间干扰,确保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输。在工业环境中,不同设备之间的地电势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会导致通信信号失真、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而 CA - IS308x 系列的高隔离性能,为数据的可靠传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CA - IS308x 系列可用于支持多节点数据通信总线。其中,CA - IS3080 和 CA - IS3086 为全双工收发器,CA - IS3082 和 CA - IS3088 为半双工收发器。用户可以通过器件的接收使能与发送使能引脚灵活控制收发状态,从而避免总线冲突。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常常需要连接大量的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总线冲突会导致通信效率低下,甚至无法正常工作。CA - IS308x 系列的多节点支持和灵活的收发控制功能,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图:CA-IS308x 系列结构图
在封装方面,CA - IS308x 系列器件采用 16 引脚、宽体 SOIC 封装,符合行业隔离式 RS - 485/RS - 422 的标准封装。这种封装不仅便于安装和使用,还支持 –40°C 到 125°C 的宽泛工作温度范围,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业环境。
图:CA-IS308x 系列封装信息
产品特性
CA - IS308x 系列是满足或超过 TIA/EIA - 485A 标准的 RS - 485 收发器。其数据速率有 500kbps、10Mbps 或 20Mbps 多种选择,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灵活的配置。该系列采用 1/8 单位负载设计,支持多达 256 个总线节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逻辑侧供电范围为 2.375V 至 5.5V,总线侧供电范围为 3.0V 至 5.5V,具有较宽的供电范围,增强了产品的适应性。
总线共模工作范围方面,CA - IS3080/86 为 –15V 至 +15V,CA - IS3082/88 为 –7V 至 +12V,能够适应不同的电气环境。同时,它还具备高共模瞬态抗扰度,典型值为 ±150kV/μs,可有效抵御各种电磁干扰。此外,该系列带有限流驱动器和热关断功能,以及开路、短路和空闲总线失效保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工作温度范围为 –40°C 至 125°C,16 引脚宽体 SOIC 封装,引脚兼容多数隔离式 RS - 485 收发器,额定工作电压下隔离栅寿命大于 40 年。
图:CA-IS308x 系列实物图
应用场景
CA - IS308x 系列隔离式 RS - 485 收发器凭借其高电气隔离、强抗干扰性、多节点支持等特性,在多种工业及相关领域场景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在光伏系统中,逆变器需要与多个监测设备、控制模块进行通信。该系列产品的高隔离性能可有效应对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地电势差,保障数据稳定传输,确保光伏系统高效运行。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通信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CA - IS308x 系列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在工厂自动化方面,工厂内各类设备如机床、机器人、传感器等需要组成复杂的通信网络。其支持多达 256 个总线节点的特性,能满足多设备互联需求。同时,宽温工作范围和强抗干扰能力可适应工厂内的复杂环境,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顺畅。
电机驱动器系统中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该产品 ±150kV/μs 的高共模瞬态抗扰度可抵御此类干扰,保证驱动器与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可靠,确保电机稳定运行。在工业生产中,电机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CA - IS308x 系列为电机驱动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楼宇自动化领域,智能楼宇中涉及照明、安防、空调等众多子系统,需要高效的通信网络联动。其全双工 / 半双工模式可选、宽供电范围等特点,能适配不同子系统的通信需求,实现楼宇各设备的协同工作。无论是工厂自动化的复杂布线,还是光伏逆变器的严苛环境,CA - IS308x 系列都能游刃有余,为工业通信保驾护航!

热门文章
- 英飞凌推出全球最薄硅功率晶圆:20μm厚,基板电阻降低50% 2024-10-30
- 联发科与NVIDIA携手打造NVIDIA Project DIGITS个人AI超级计算机的核心——GB10超级芯片 2025-01-07
- AIMTEC产品选型手册(英文版) 2024-10-09
- 美国商务部下令英伟达彻查芯片流向中国情况 2024-12-20
- SK海力士计划上半年削减10% NAND闪存产量 2025-01-15
- UALink联盟正式成立,挑战英伟达NVLink 2024-11-05
- AI 时代算力困局待解,晶圆级芯片潜力无限 2025-06-30
- “三高一降”光伏储能系统趋势及其模拟芯片解决方案 2024-08-14
- 2 亿融资加持,国产首颗 6nm GPU 芯片点亮引关注 2025-05-27
- 移为(Queclink )GV300 2G全功能型车载智能终端 20230901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