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GB200芯片量产时间推迟,微软削减40%订单
近日,据供应链消息,英伟达(NVIDIA)下一代Blackwell架构芯片GB200的量产计划再度遭遇技术瓶颈,导致量产时间推迟。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大客户微软已决定削减40%的订单,以应对量产延迟带来的潜在影响。
据悉,英伟达GB200芯片原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批量出货,然而,在台积电工程师为量产做准备时,发现了连接两个Blackwell GPU的裸晶上存在设计缺陷。这一问题可能导致芯片良率或产量降低,迫使英伟达对芯片设计进行调整,并与台积电合作进行新的试生产。因此,原计划的量产时间和批量出货时间不得不推迟。
据供应链透露,这次出现问题的是背板连接设计,具体是美国供应商提供的连接器在良品率测试中表现不佳。英伟达正在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但碍于专利障碍及产能爬坡等问题,预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有消息称,量产时间恐将推迟至2025年3月。
这一延迟不仅打乱了英伟达的生产计划,也对其大客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微软、谷歌、Meta等已订购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Blackwell系列芯片,其中微软原计划在明年1月前向OpenAI提供基于Blackwell系列芯片的服务器,现在可能至少推迟到明年3月。此外,谷歌已订购40多万颗GB200芯片,订单成本可能超过100亿美元,Meta的订单规模也达到了至少100亿美元。
面对量产时间的推迟,微软率先采取了行动,削减了40%的订单,并将部分订单转移到2025年中期发布的GB300上。微软的这一举措表明,尽管英伟达在高性能计算和AI应用领域的芯片具有显著优势,但量产延迟对客户的业务计划产生了实质性的冲击。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今年8月公布的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中承认了Blackwell架构产品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并表示相关芯片需要修改掩膜设计并重新流片,导致出货时间推迟。他指出,英伟达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克服生产上的挑战。
GB200作为英伟达Blackwell架构的旗舰产品,配备了两个B200 GPU和一个Grace CPU,采用了台积电的CoWoS-L封装技术,并装入设计高度复杂的机柜里。这一设计带来了各种挑战,包括芯片过热、UQD的泄漏问题以及铜缆良品率不足等。尽管英伟达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大规模量产仍面临诸多困难。
此次量产时间的推迟无疑给英伟达的股东们带来了额外压力。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正在对英伟达进行反垄断调查,这也给公司的运营带来了不确定性。英伟达需要尽快解决生产问题,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维护其在高性能计算和AI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

热门文章
- 博通推出行业首个3.5D F2F封装技术,将赋能富士通2nm MONAKA处理器 2024-12-06
- 英飞凌泰国功率模块组装新厂动工,计划2026年初投入运营 2025-01-16
- 顺络电子(Sunlord)一般产品选型指南(2024-2025) 2025-04-21
- 英特尔® 实感™ 深度相机模组D421发布 2024-09-25
- CTS Controls 产品线手册(英文版) 2024-09-18
- 消息称苹果开始量产 M5 芯片,采用台积电 N3P 制程工艺 2025-02-07
- CONNOR-WINFIELD振荡器产品选型手册 2024-10-17
- GLENAIR(格林尔) PC板连接器和跳线产品选型手册(英文版) 2024-09-25
- SEMI:2025年全球将开建18座晶圆厂,中国大陆占3座 2025-01-13
- 韩政府明年将提供超14万亿韩元政策性融资,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