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GB200芯片量产时间推迟,微软削减40%订单
近日,据供应链消息,英伟达(NVIDIA)下一代Blackwell架构芯片GB200的量产计划再度遭遇技术瓶颈,导致量产时间推迟。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大客户微软已决定削减40%的订单,以应对量产延迟带来的潜在影响。
据悉,英伟达GB200芯片原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批量出货,然而,在台积电工程师为量产做准备时,发现了连接两个Blackwell GPU的裸晶上存在设计缺陷。这一问题可能导致芯片良率或产量降低,迫使英伟达对芯片设计进行调整,并与台积电合作进行新的试生产。因此,原计划的量产时间和批量出货时间不得不推迟。
据供应链透露,这次出现问题的是背板连接设计,具体是美国供应商提供的连接器在良品率测试中表现不佳。英伟达正在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但碍于专利障碍及产能爬坡等问题,预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有消息称,量产时间恐将推迟至2025年3月。
这一延迟不仅打乱了英伟达的生产计划,也对其大客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微软、谷歌、Meta等已订购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Blackwell系列芯片,其中微软原计划在明年1月前向OpenAI提供基于Blackwell系列芯片的服务器,现在可能至少推迟到明年3月。此外,谷歌已订购40多万颗GB200芯片,订单成本可能超过100亿美元,Meta的订单规模也达到了至少100亿美元。
面对量产时间的推迟,微软率先采取了行动,削减了40%的订单,并将部分订单转移到2025年中期发布的GB300上。微软的这一举措表明,尽管英伟达在高性能计算和AI应用领域的芯片具有显著优势,但量产延迟对客户的业务计划产生了实质性的冲击。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今年8月公布的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中承认了Blackwell架构产品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并表示相关芯片需要修改掩膜设计并重新流片,导致出货时间推迟。他指出,英伟达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克服生产上的挑战。
GB200作为英伟达Blackwell架构的旗舰产品,配备了两个B200 GPU和一个Grace CPU,采用了台积电的CoWoS-L封装技术,并装入设计高度复杂的机柜里。这一设计带来了各种挑战,包括芯片过热、UQD的泄漏问题以及铜缆良品率不足等。尽管英伟达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大规模量产仍面临诸多困难。
此次量产时间的推迟无疑给英伟达的股东们带来了额外压力。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正在对英伟达进行反垄断调查,这也给公司的运营带来了不确定性。英伟达需要尽快解决生产问题,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维护其在高性能计算和AI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
热门文章
- 闻泰科技战略调整:出让ODM业务,全力加码半导体领域 2024-12-31
- 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首批设备搬入,预计明年5月量产通线 2024-12-23
- CTS 射频滤波器 - 双工器选型手册(英文版) 2024-09-19
- Littelfuse发布高频双5A低压MOSFET栅极驱动器IX4341/42 2024-09-24
- 印度拟提供至少27亿美元补贴电子零组件,全力支持当地制造业 2025-01-08
- AMD RDNA 4 揭秘:Navi 48 GPU 芯片设计首公开 2025-01-09
- ITT Connon APD / ISO 15170连接器产品选型手册(中文版) 2024-09-25
- 全球首个芯片开源大模型SemiKong问世,助力IC设计上市时间缩短30% 2024-12-30
- AMD 低功耗版 Strix Halo APU 曝光:搭载8个Zen 5核心 2024-11-30
- 英特尔曾征询刘德音接任CEO,和硕董事长童子贤:人尽其才 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