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与Rapidus展示多阈值电压GAA晶体管研发成果,有望推动2nm芯片量产
近日,IBM与日本先进芯片制造商Rapidus在2024 IEEE IEDM国际电子器件会议上共同展示了双方合作研发的多阈值电压GAA(全环绕栅极)晶体管技术。这一技术突破有望应用于Rapidus的2nm制程量产,为芯片制造领域带来新的曙光。
IBM表示,随着制程技术升级至2nm,晶体管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多年来一直使用的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转变为GAAFET。这一转变给制程迭代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狭窄的半导体通道中实现多阈值电压,使芯片能够在较低电压下执行复杂计算。
在2nm名义制程下,N型和P型半导体通道之间的距离变得相当狭窄,这对光刻技术的精确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实现多阈值电压而不影响半导体的性能,IBM和Rapidus引入了两种不同的选择性减少层(SLR)芯片构建工艺,并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多阈值电压实现的难题,还为未来的芯片制造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IBM研究院高级技术人员Bao Ruqiang指出,与上一代FinFET相比,Nanosheet纳米片的结构更加复杂。然而,他们提出的新生产工艺比以前使用的方法更简单,这将使Rapidus更容易、更可靠地大规模使用2纳米片技术来制造芯片。
Rapidus成立于2023年8月,由丰田、索尼、软银、铠侠、日本电装、日本电气、日本电信等知名企业分别出资,目标是在2025-2030年间实现2nm及以下工艺芯片的研发和量产,并拥有自己的制造产线。今年11月,日本政府宣布向Rapidus提供700亿日元资金,以支持其在先进制程技术上的研发。
IBM与Rapidus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23年,双方共同开发基于IBM 2nm的工艺技术,并计划于2027年在日本晶圆厂大规模生产。这一合作不仅将推动2nm芯片的量产,还将促进双方在先进制程技术上的持续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业界在2nm工艺的开发量产上仍面临诸多挑战。三星、台积电和英特尔等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均在2nm方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员与资金,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量产。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谁能率先实现2nm芯片的量产,谁将在未来的芯片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此次IBM与Rapidus在IEDM会议上展示的多阈值电压GAA晶体管技术,无疑为2nm芯片的研发和量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芯片将更加高效、可靠和智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热门文章
- 联发科筹备流片:首款AI PC芯片剑指英特尔与AMD 2024-10-10
- CTS 交换机解决方案(英文版) 2024-09-19
- 比亚迪自研80 TOPS算力智驾芯片,8万元级车型或将搭载 2024-11-20
- 苹果已向台积电订购M5芯片:生产工作预计明年下半年启动 2024-12-02
- ASML拟对台积电设备涨价,郭明錤预测台积电将砍价 2024-10-18
- LITTELFUSE(力特) 农用车产品选型手册(英文版) 2024-09-23
- CTS Tusonix 馈通式过滤器产品选型手册(英文版) 2024-09-19
- 安森美推出升级功率模块新品,加速太阳能发电与储能行业进步 2024-09-03
- 高通巨资收购Nuvia:旨在摆脱Arm依赖,年省授权费可达14亿美元 2024-12-19
- 禾赛科技被曝裁员:数百人受影响,赔偿方案为N+1且无年终奖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