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8A工艺细节曝光,英特尔这次稳了?
2025年VLSI研讨会即将成为英特尔展示其尖端Intel 18A(1.8nm)制程技术的重要舞台。作为英特尔首个采用环绕栅极(GAA)RibbonFET晶体管和PowerVia背面供电网络(BSPDN)的节点,Intel 18A在性能、功耗和面积(PPA)方面相较Intel 3(7nm)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客户端和数据中心芯片带来显著优势。
PPA全面提升:性能提升25%,功耗降低36%
根据英特尔官方数据,Intel 18A在相同电压(1.1V)和复杂度下,性能较Intel 3提升25%;在相同频率和1.1V电压下,功耗降低36%。而在低电压(0.75V)场景下,性能仍提升18%,功耗进一步降低38%。此外,得益于更先进的晶体管架构,Intel 18A的面积缩小率稳定达到0.72倍,这意味着芯片可在更小的空间内集成更多晶体管,提升整体能效比。
RibbonFET+GAA+BSPDN:三大技术协同优化
Intel 18A的成功离不开三大关键技术突破:
1.RibbonFET晶体管:取代传统FinFET,提供更好的栅极控制能力,减少漏电并提升开关效率。
2.PowerVia背面供电:将电源布线从芯片正面移至背面,释放更多信号布线空间,优化布局密度。
3.单元高度缩减:高性能库单元高度从240CH降至180CH,高密度库从210CH降至160CH,垂直尺寸减少约25%,显著提升晶体管密度。
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单位面积性能,还使得芯片设计更加紧凑,适用于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器和移动设备等多种应用场景。
量产计划:Panther Lake与Clearwater Forest率先采用
英特尔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客户端处理器“Panther Lake”的计算芯片,并于2026年初推出基于Intel 18A的数据中心芯片“Clearwater Forest”。此外,首批第三方设计的18A芯片预计在2025年年中完成流片,标志着英特尔代工业务(IFS)的重要里程碑。
行业合作:苹果、英伟达等巨头参与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将与Alphawave Semi、苹果和英伟达的工程师共同发表一篇关于Intel 18A制程PAM-4发射器的论文。尽管这并不直接表明苹果或英伟达会采用该工艺量产芯片,但至少证明行业巨头对Intel 18A的兴趣。
相比之下,台积电的N2(2nm)工艺预计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但英特尔仍需证明18A的量产可行性和竞争力。若成功,Intel 18A将成为英特尔重返半导体制造领先地位的关键一步,并为未来的代工业务奠定坚实基础。
Intel 18A能否重塑行业格局?
Intel 18A的PPA优势、技术创新及行业合作,使其成为英特尔制程技术的重要转折点。随着Panther Lake和Clearwater Forest的量产,以及第三方客户的逐步引入,英特尔有望在先进制程竞赛中重新夺回话语权。2025年的VLSI研讨会,或许正是这场反击战的起点。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icpdf.com/xinpin/1368.html

热门文章
- JEDEC发布HBM4标准:带宽2TB/s,AI芯片性能飙升 2025-04-17
- 三星电子布局玻璃基板,强化 AI 集成解决方案战略 2025-05-26
- 高速3D生物打印机面世:声波技术几秒内精准构建细胞结构 2024-11-11
- 模拟芯片巨头ADI亚德诺宣称已从低谷走出,正在持续复苏 2025-02-22
- 此芯科技发布首款AI PC芯片P1,引领智能计算新时代 2024-08-07
- 移为(Queclink )GV310LAU 4G全功能型车载智能终端 20230901 2024-09-12
- 芯片需求降温,瑞萨电子宣布裁员应对市场挑战 2025-01-08
- 松下(Panasonic) 导电性聚合物钽固体电解电容器产品选型手册(2024) 2024-09-14
- 详细解读:纳微电机驱动专用 GaNSense 氮化镓功率芯片的安全高效之道 2025-07-03
- Advantest引领芯片测试新时代:英伟达Blackwell GPU等高端芯片测试需求激增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