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反接、防倒灌与过流保护电路:设计方法大揭秘
在电子电路设计领域,防反接电路、防倒灌电路与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至关重要,关乎着电子设备的安全与稳定运行。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电路的多种设计方法。
防反接电路的设计方法
为了确保电路能正确应对不同的接入情况,防止因误接而造成损坏,我们采用了多种策略来设计防反接电路。
机械结构设计方面,通过精心设计接线端子,使其在正确接入时能顺畅匹配,而不正确接入时则无法匹配,从根本上杜绝反接的可能。线色区分也是常用的方法,利用不同颜色的线明确区分电路极性,工作人员接线时可根据线的颜色判断正负极,有效降低误接几率。电路设计则是通过巧妙加入二极管等元件,实现对反接情况的自动识别与保护,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二极管防反接(不常用)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防止反接。不过,二极管存在约 0.7V 的导通压降,大电流通过时可能发热,所以选择时要考虑功率及反向电压,通常选用导通压降较低的肖特基二极管。
保险丝与二极管(稳压二极管)防反接
在电路中并联接入二极管,利用其单向导电特性防止反接。选择二极管时,需综合考虑导通电流和反向耐压等关键参数,以确保电路安全稳定。
桥式整流电路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要仔细辨别电路图中电源和负载的两端接法,保证电流正确、稳定流动。
MOS 管防反接
在 PMOS 管防反接电路中,栅极两侧的电阻起到限流与保护作用,其阻值选择需依据特定电路设计要求,通常要考虑 PMOS 管的特性和工作电压。旁置的二极管作为稳压保护装置,防止 GS 间电压过高损坏二极管。需注意,在电路分析时,PMOS 的导通状态与体二极管无关。对于 PMOS,电压较高的端为源极(S),较低的为漏极(D)。正常上电时,若 3 脚电压高于其他脚,则 3 脚为源极 S,由于栅极(G)电压低于源极,管子将处于导通状态(注意图中 D、S 的标示可能需调换)。
NMOS 管的正反接分析
在 NMOS 管中,正接时,即 Vg(栅极电压)为 2V,Vs(源极电压)为 0V,DS(漏极与源极之间)将导通,形成回路。反接时,Vg 保持为 0V,而 Vs 上升为 5V,DS 将不导通,无法形成回路。
防倒灌电路的重要性
倒灌现象在电子电路中时有发生,会对电路造成严重损害。在开关电源为负载供电时,若负载为电池或其他感性负载(如电机线圈),电源突然断电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电池可能反向为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供电,导致开关电源损坏。当系统切换不同输出电压时,也可能出现高压电压倒灌至低压电压源的情况。例如,系统中同时存在电池和充电器两种电源供电,且充电器电压通常高于电池,若缺乏防倒灌电路,充电器的高电压可能直接倒灌给电池,造成电池损害。
二极管串联防倒灌电路详解
构建防倒灌电路时,二极管的选择至关重要。应选取额定输出电流在(5 - 10)倍范围内的二极管,并可考虑添加散热片增强散热性能。
双 MOS 组成的防倒灌电路
正常工作时(无电流倒灌),ON/OFF接口既可以通过IO口进行控制,也可以直接由VIN进行控制。这里,我们以VIN的有无作为控制信号,当VIN输入电压存在时,它会被送到三极管。一旦三极管导通(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由于三极管的下端接地,这将使得PMOS管的栅极电压降为0,从而Vgs=-Vin,导致PMOS管导通。因此,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两个PMOS管都会导通。
当输入电压Vin突然消失时,三极管的基极电压Vb也随之降为0,导致Vbe小于0,使得三极管无法导通。同时,由于PMOS管的栅极与漏极S相连通,它们的电压保持一致,即Vgs=0,因此PMOS管同样不会导通。
双 MOS 管组成电源自动切换电路(需满足 VCC > 电池电压的条件)
在仅用电池电压供电的情况下,MOS管Q9的栅极g电压为0V,源极S电压Vs等于电池电压,导致Vgs=-电池电压,从而使PMOS管导通。由于Q9和Q10的导通,电源能够顺利供给到单片机VCC_mcu。
当仅使用VCC供电时,通过LDO输出电压Vout,再经过二极管为MCU提供电力。此时,Q9和Q10的栅极电压均为Vout,因此它们不导通。VCC_MCU的电压则为Vout减去二极管的压降。
若同时使用VCC和电池供电,Q9的栅极电压为VCC。对于MOS管而言,其Vgs等于Vout减去电池电压,这意味着MOS管不会导通。而Q10的栅极电压Vg等于Vout,源极电压Vs为Vout减去二极管压降,因此Vgs>0,导致Q10也处于截止状态。
双三极管镜像电路防倒灌
Vin 经过三极管后,由于是 PNP 三极管,Vb 连接地线为 0V,而 Ve 等于 Vin,三极管 Q6 导通。导通后,由于存在管压降,Vb 的电压变为 Vin 减去 0.6V。对于三极管 Q7,其 Ve 等于 Vout 减去 0.6V。要使 Q7 导通,需满足 Ve 大于 Vb 的条件,但因为 Vout 通常大于 Vin,所以 Q7 会处于截止状态。正常工作时,Q5 和 Q6 导通,Q7 不导通。一旦发生倒灌情况,Q5 和 Q6 将不导通,Q7 会导通。
过流保护与 ESD 相关概念
在电子电路中,过流保护是重要的安全措施。当电流超过设定阈值时,保护机制会启动,防止设备损坏或引发安全事故。静电放电(ESD)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芯片内部电路中。ESD 是指静电在瞬间放电的现象,可能导致电子元件损坏。
◆人体放电现象:当人体携带的电荷触摸到芯片管脚时,若芯片的其他管脚恰好接地,便会形成电流,可能损坏芯片。
◆机器放电模式:在机器触碰芯片的过程中,带电的金属体与芯片发生接触,可能导致放电现象。
◆元件充电问题:在芯片的搬运过程中,由于摩擦等原因,芯片本身可能被充电。当夹具夹住芯片时,这些电荷可能通过夹具被释放出来,引发潜在安全问题。
◆ESD 保护概念:在芯片内部,提供专门的 ESD 电流路径,防止在 ESD 放电时,静电电流进入芯片内部造成损害。这种保护措施确保了电路的安全。PAD 可以被视为芯片的引脚。若未加入保护电路,例如在人体放电的情况下,当手触摸到 PAD1 而 PAD2 接地时,电流会直接沿着紫色虚线所示的方向从 PAD1 流向 PAD2,可能导致芯片直接烧毁。然而,有了 ESD 保护电路(图中蓝色部分所示),在 ESD 事件发生时,这些电路能够瞬间导通,将电流引导至安全路径,保护芯片不受损害。这种保护是可逆的,即保护电路本身不会被静电所损伤。
◆ESD 保护实例解析:在电子设备中,ESD 保护至关重要。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其作用,我们可以考察一个具体的实例。当 ESD 事件发生时,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静电电流可能会直接损害芯片。然而,通过引入 ESD 保护电路,我们可以有效地引导电流至安全路径,确保芯片的安全。这种保护方式具有可逆性,即保护电路本身不会因静电而受损,从而确保了电子设备的持久耐用。利用二极管(特别是齐纳二极管)的正向导通与反向击穿特性,我们可以构建出最基础的 ESD 保护电路。当 ESD 事件发生时,该电路能够确保 PAD1 与 PAD3 之间形成回路,从而有效地引导静电电流至安全路径,保护芯片免受损害。这种保护方式不仅简单有效,还具有可逆性,即保护电路本身不会因静电而受损,确保了电子设备的长期稳定性。
总之,掌握防反接电路、防倒灌电路与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及 ESD 保护的相关知识,对于电子电路设计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热门文章
- 美国正式公布AI芯片出口新限制 2025-01-14
- 三星显示加速战略转型,正式挂牌出售LCD第8代生产设备 2024-12-20
- 德国舍弗勒集团宣布大规模裁员及工厂关闭计划 2024-11-07
- 芯片大混战将启:高通、联发科涉足笔记本,AMD被曝入局手机 2024-11-21
- XMC1302微控制器在吊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2024-10-15
- 高通:Arm 已撤回违约指控,无终止许可协议计划 2025-02-06
- 联发科与谷歌联手推出MT7903芯片组,全面支持智能家居互联标准Matter 2025-01-08
- Frore Systems固态散热新方案:全面赋能英伟达AI开发板,解锁极致性能 2024-12-26
- Rapidus晶圆厂建设高歌猛进,4月1日即将启动2nm制程试产 2025-02-05
- JNTC新型TGV玻璃基板获三家芯片封装巨头青睐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