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 GND 与外壳 GND:一个电阻一个电容并联连接的原理
在电子电路设计领域,常常会遇到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为什么电路板 GND(信号地)与外壳 GND(机壳地)之间要接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呢?
当设备外壳为金属材质,并且通过中间的螺丝孔与大地相连时,通常会采用一个 1M 的电阻与一个 1nF 的电容并联,然后将其与电路板的地连接在一起。这种在金属外壳设备中,电路板 GND 与外壳 GND 之间通过电阻和电容并联连接(简称 RC 接地)的设计,是一种兼顾电气安全、EMC(电磁兼容性)性能和信号完整性的经典设计。

基本原理
1. 电容的作用:高频噪声低阻抗泄放
●高频噪声旁路:金属外壳易耦合外部电磁干扰(如射频噪声、开关电源噪声),电容(通常1nF~100nF)为高频噪声提供低阻抗路径,将干扰导入外壳(法拉第笼效应),避免影响内部电路;
●抑制EMI辐射:电容可减少电路板高频噪声通过辐射或传导向外泄露,帮助通过EMC测试;
2. 电阻的作用:低频隔离与安全限流
●阻断地环路电流:若PCB GND与外壳直接短接,不同接地点间的电位差会形成地环路电流(如50Hz工频干扰),电阻(通常1MΩ~10MΩ)可阻断低频环路,避免共模噪声。
●安全防护:电阻限制漏电流(如AC市电设备的漏电流),防止触电风险,满足安规标准(如IEC 60950要求漏电流<0.1mA)。
●静电,高压:如果外面有静电,高压之类的,也能有效降低电流,不会对电路内的芯片造成损坏。
3. RC并联的协同效应
避免地环路引入的低频噪声(如音频设备的“嗡嗡声”),同时不阻碍高频信号的回流路径,电容一般取1nF~100nF,电阻一般取1MΩ~10MΩ,RC网络尽量靠近PCB接地点,电容引脚短而粗,外壳接地点需低阻抗(如导电泡棉)。
◆低频时:电阻主导(高阻抗),阻断地环路;
◆高频时:电容主导(低阻抗),泄放噪声。
◆平衡安全与EMC:既避免直接短接的风险,又解决完全浮地带来的EMI问题。
与其他接地方案的对比:

这种电阻电容并联的连接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综合考虑了电气安全和电磁兼容性等多方面因素,为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电路板 GND 与外壳 GND 之间接电阻和电容的设计,是电子工程师们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得出的优化方案,对于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icpdf.com/dianlu/2200.html
热门文章
- 黄仁勋评台积电报价,背后隐藏半导体产业哪些玄机? 2025-05-19
- 松下(Panasonic) 薄膜电容器产品选型手册(2024) 2024-09-14
- IBM 重磅发布新一代 Power11 处理器,引领企业算力新变革 2025-07-09
- 大联大友尚集团携手炬芯科技,推出创新蓝牙音箱解决方案 2024-09-19
- 英伟达市值飙升,直逼苹果,达23.8万亿新高度 2024-10-15
- 苹果斥资15亿美元投资Globalstar,扩充卫星覆盖网络 2024-11-06
- AI 眼镜市场爆发,芯片技术引领 “芯” 变革浪潮 2025-07-07
- 字节跳动2025年计划斥资70亿美元采购英伟达芯片 2025-01-02
- LITTELFUSE(力特) 电压保护器件产品目录(英文版) 2024-09-23
- 一文带你搞懂混联电路图的简捷识读方法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