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国计划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时间:2024-11-29 14:24:47 浏览:102

近日,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在京组织召开的纪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传来重要消息,我国将加速推进下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计划于2035年全面完成系统建设。这一消息标志着我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发展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座谈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明确了在确保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我国将致力于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下一代北斗系统。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介绍,下一代北斗系统将以“精准可信、随遇接入、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为代际特征,为全球用户和其他定位导航授时系统提供覆盖地表开阔空间及近地空间的米级至分米级实时高精度、高完好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

根据规划,我国将在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为系统的后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2027年左右,将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验证相关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2029年左右,将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逐步构建起全新的卫星网络。最终,在2035年,我国将全面建成下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可靠、智能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

8.png

下一代北斗系统不仅在技术和服务上有所提升,更在星座架构上进行了优化。与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相比,下一代北斗系统将形成高中低轨混合星座,全面提升时空基准维持精度和自主运行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性能。同时,还将建设集成高效的一体化地面系统,实现资源弹性调度、数据共享使用、业务连续运行,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1994年立项以来,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阶梯式、跨越式发展历程。下一代北斗系统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北斗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从交通运输、农业、林业到气象、海洋、测绘等领域,北斗系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随着下一代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其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