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Thor芯片量产延期,小鹏、蔚来加速自研智驾芯片进程
英伟达Thor芯片量产延期,小鹏、蔚来加速自研智驾芯片进程
近日,据多方消息报道,英伟达原计划在2024年中量产的旗舰车载AI芯片Thor遭遇了大幅推迟,预计最早要到2025年中才能以入门版的形式上车。这一消息不仅让英伟达面临着失去核心客户的风险,也促使国内多家车企加速自研智能驾驶芯片的搭载进程,其中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尤为突出。
英伟达Thor芯片原计划作为新一代车载AI芯片的代表,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能,被众多车企寄予厚望。然而,由于量产延期,英伟达不得不面临来自核心客户的质疑和担忧。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一延期不仅影响了英伟达与车企的合作进度,也迫使部分车企重新考虑其芯片供应策略。
小鹏汽车作为英伟达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原本计划在2025年新车中搭载Thor芯片。然而,面对量产延期的现实,小鹏汽车不得不重新评估其芯片供应计划。据媒体报道,小鹏汽车正在加速搭载其自研的智能驾驶芯片“图灵”。据悉,图灵芯片已经完成了流片,并正在进行稳定性和性能的测试验证,全栈NGP功能也已经在该芯片上成功运行。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自主研发实力,也为其在芯片供应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也做出了类似的决策。面对英伟达Thor芯片的量产延期,蔚来汽车决定不预订英伟达的下一代芯片Thor,而是选择搭载其自研的智驾芯片“神玑”以及英伟达的Orin和地平线的芯片。据了解,蔚来汽车自研的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已经正式流片,并将在新车上进行搭载。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蔚来汽车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其在芯片供应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英伟达Thor芯片的量产延期,无疑给车企在芯片供应方面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然而,这也为车企加速自研智能驾驶芯片提供了契机。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车企对于芯片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依赖外部供应商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加速自研智能驾驶芯片成为了车企应对风险、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的自研智能驾驶芯片计划,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国内智能驾驶芯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自研智能驾驶芯片的行列中来,国内智能驾驶芯片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热门文章
- 美国依托雷神公司研发超宽带隙半导体,以应对中国镓出口限制 2024-10-12
- LITTELFUSE(力特) 电涌保护器产品目录(英文版) 2024-09-23
- 实时示波器技术升级:Pico Technology 发布 25GHz 高速采样器 2024-11-13
- 苹果已向台积电订购M5芯片:生产工作预计明年下半年启动 2024-12-02
- 构建电压倍增器电路:555定时器的应用指南 2024-08-14
- 松下(Panasonic)电感器产品选型手册(2024) 2024-09-14
- 台积电2nm工艺细节曝光:功耗降低24%~35%或性能提升15% 2024-12-16
- 利用数字预失真技术打造超精准信号发生器 2025-02-26
- 探索智能备用电池系统:BBU微控制器的核心功能与操作细节 2024-08-27
- 英伟达GB300 AI服务器预计Q2发布,水冷散热需求显著提升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