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Thor芯片量产延期,小鹏、蔚来加速自研智驾芯片进程
英伟达Thor芯片量产延期,小鹏、蔚来加速自研智驾芯片进程
近日,据多方消息报道,英伟达原计划在2024年中量产的旗舰车载AI芯片Thor遭遇了大幅推迟,预计最早要到2025年中才能以入门版的形式上车。这一消息不仅让英伟达面临着失去核心客户的风险,也促使国内多家车企加速自研智能驾驶芯片的搭载进程,其中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尤为突出。
英伟达Thor芯片原计划作为新一代车载AI芯片的代表,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能,被众多车企寄予厚望。然而,由于量产延期,英伟达不得不面临来自核心客户的质疑和担忧。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一延期不仅影响了英伟达与车企的合作进度,也迫使部分车企重新考虑其芯片供应策略。
小鹏汽车作为英伟达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原本计划在2025年新车中搭载Thor芯片。然而,面对量产延期的现实,小鹏汽车不得不重新评估其芯片供应计划。据媒体报道,小鹏汽车正在加速搭载其自研的智能驾驶芯片“图灵”。据悉,图灵芯片已经完成了流片,并正在进行稳定性和性能的测试验证,全栈NGP功能也已经在该芯片上成功运行。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自主研发实力,也为其在芯片供应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也做出了类似的决策。面对英伟达Thor芯片的量产延期,蔚来汽车决定不预订英伟达的下一代芯片Thor,而是选择搭载其自研的智驾芯片“神玑”以及英伟达的Orin和地平线的芯片。据了解,蔚来汽车自研的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已经正式流片,并将在新车上进行搭载。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蔚来汽车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其在芯片供应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英伟达Thor芯片的量产延期,无疑给车企在芯片供应方面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然而,这也为车企加速自研智能驾驶芯片提供了契机。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车企对于芯片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依赖外部供应商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加速自研智能驾驶芯片成为了车企应对风险、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的自研智能驾驶芯片计划,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国内智能驾驶芯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自研智能驾驶芯片的行列中来,国内智能驾驶芯片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热门文章
- 激光雷达公司Cepton或被Tier 1巨头Koito收购 2024-08-09
- 苹果2025款iPad Air将升级至90Hz LCD面板,性能大幅提升 2024-11-06
- Rapidus晶圆厂建设高歌猛进,4月1日即将启动2nm制程试产 2025-02-05
- CTS 温度解决方案 - 航空航天和国防手册(英文版) 2024-09-19
- 恩智浦斥资 3.07 亿美元收购边缘 AI NPU 公司 Kinara 2025-02-11
- 富士胶片开始销售用于半导体EUV光刻的先进材料 2024-11-01
- ADAM-TECH (亚当科技)光纤适配器产品选型手册(英文版) 2024-09-29
- 全球首创!香港理工大学研发16位量子比特半导体微型处理器芯片 2024-09-09
- VISHAY(威世科技) 电源模块选型产品手册(英文版) 2024-09-24
- 6 月上海@AutoSEMI 与 AutoPEPS 2025 峰会,双核驱动汽车「芯」与「无感」未来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