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 2nm SRAM 登场,AI 数据中心将迎来哪些变革?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在电子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处理器芯片的缓存,当芯片无需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其运行速度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SRAM 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被视为一种商业 “管道” 类型的内存。然而,Marvell Technology 推出的最新定制 SRAM,正在为 AI 数据中心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Marvell 宣称其定制 SRAM 是业界首款 2nm 定制 SRAM。这款 SRAM 旨在提升加速基础设施中内存层的性能,能够提供高达 6Gbit 的高速内存,进而提升定制 XPU(处理器、加速器、GPU)和相关设备的性能。更为突出的是,在相同密度下,它能够显著降低内存功耗和芯片面积。据了解,该公司的 SRAM 比类似密度的标准片上 SRAM 功耗降低了 66%,运行频率高达 3.75GHz。这两个关键指标对于 AI 集群和数据中心管理能源消耗和有效冷却组件具有重要意义。
Marvell 首席内存架构师 Darren Anand 表示:“Marvell 一直致力于优化 SRAM,以满足 AI / 机器学习应用的需求。这与我们目前的封装和定制高带宽内存 (HBM) 工作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能够为 XPU 上的计算释放更多的芯片面积。”
Anand 还指出:“Marvell 的 SRAM 并非频繁访问高带宽内存(HBM),而是将部分工作负载保留在芯片上,同时支持 AI 工作负载所需的高带宽和宽输入输出(IO),从而有可能提高整体设备性能。”
在最先进的工艺节点上,SRAM 可以与逻辑芯片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这是其他存储器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NAND 闪存、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eRAM)和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PCM)等所不具备的优势。Anand 解释说:“SRAM 是唯一在个位数工艺节点上可用的存储器,也是唯一能够支持近内存计算架构的高性能存储器。在这些前沿节点上,其他新兴存储器无法与逻辑芯片集成在同一块硅片上。” 近内存计算架构将数据放置在更靠近需要的位置,能够降低移动数据所需的功耗并增加带宽,这与典型的冯・诺依曼架构有所不同。
此外,Anand 还提到:“典型的 XPU 至少有 30% 的硅片面积用于 SRAM,有些设计甚至超过芯片面积的 50% 到 60%。我们正在努力优化这一点,因为这对芯片的尺寸和成本有着重大影响。” 他认为,在业界,SRAM 正逐渐成为一种基本的知识产权(IP)“管道”,虽然很多地方都需要它,但缺乏技术创新。实际上,在 SRAM 架构中可以实现许多新技术,以优化功耗、带宽等指标。Anand 强调:“我们不认为 SRAM 仅仅是一个管道,而是一个创新的机会。”
目前,SRAM 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面积微缩。尽管逻辑单元和存储器都经历了多代的微缩,但 SRAM 单元似乎开始遇到瓶颈,导致过去几代先进节点的微缩停滞不前。Objective Analysis 首席分析师 Jim Handy 表示: “Marvell 的方法实现了节能降耗和速度提升,同时也承认了 SRAM 芯片并非随着工艺制程线性扩展的事实。他们只是根据这些工艺制程尺寸对 SRAM 进行了轻微的调整。”
虽然 SRAM 和 DRAM 都是随机存取存储器,但它们在结构、存储位置和成本方面存在差异。DRAM 代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它使用电容器而不是反相器和晶体管进行存储,因此需要定期刷新,被定义为 “动态” 的。与 SRAM 不同,DRAM 存储在芯片外部的主板上,访问时间更长,因此 SRAM 的速度更快。在存储位置上,DRAM 通常用作主要的存储器,存储在主板上;而 SRAM 是 CPU 中常用的存储器,通常位于处理器上。在成本方面,由于 SRAM 需要更多的功率来运行,因此与 DRAM 相比,它是一种更昂贵的内存选择,这也是 SRAM 不总是主存储系统理想选择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Marvell 推出的首款 2nm SRAM 为 AI 数据中心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它不仅在性能上有所提升,而且在功耗和面积方面具有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SRAM 有望在 AI 数据中心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icpdf.com/xinpin/2221.html

热门文章
- 三星发力 1c DRAM 研发,HBM4 量产开启高端存储新征程 2025-07-22
- 库存高企,Microchip 宣布关闭 Fab 2 晶圆厂并下调季度财务指引 2024-12-04
- AMD发布Alveo UL3422金融加速卡,利用FPGA技术降低高频交易时延 2024-11-14
- 台积电批准近155亿美元拨款,加速新晶圆厂建设和先进节点产能布局 2024-11-14
- ABLIC(艾普凌克)放大器、定时器IC、ASSP产品选型手册 2024-09-27
- 精准掌握:IC 芯片测试的全流程与关键环节 2025-07-31
- 英伟达B300 GPU性能大升级:重新流片后算力飙升50% 2024-12-27
- 贸泽、Analog Devices与Samtec联合发布全新电子指南:汇聚行业精英信号完整性深度见解 2024-09-03
- STC89C51RC系列单片机指南 2025-07-31
- 揭秘 1.4nm 技术亮点,英特尔更新晶圆代工战略路线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