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负电压电源:产生原理大揭秘及应用场景探讨
在电子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中,由于体积、成本以及上电时序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时候只能采用单一的正电源进行供电。然而,像运算放大器、通信接口以及传感器驱动等关键模块,要想实现正常且稳定的运行,往往需要额外配置负电压供电。本文将在深入剖析负电压产生机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 4 种负电压电源的产生原理,并深入探讨其具体的应用场景。
电荷泵
电荷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开关控制(通常采用 MOSFET 管)电容的周期性充放电来实现电压的反转或倍增。具体工作流程为:在开关周期内,首先对电容充电至一定的输入电压(例如 + 5V),然后切换电容的极性,向输出电容放电,从而将输出端的电压反向(如 - 5V)。
电荷泵的优点十分显著,它无需电感,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通常只需要外接几个电容即可;集成度高,有专用的 IC 可供选择;并且电磁干扰(EMI)较小。不过,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输出电流较小,通常小于等于 50mA;效率较低,大约在 70% 左右;输出纹波较大。因此,电荷泵适用于小电流供电的场景,由于其自身带载能力有限,适合为运算放大器等低功耗设备提供稳定的负电源,以及用于 MCU 控制通信等用途。其代表器件型号为 HJ7660 电荷泵反转器。
电感式 DC - DC 转换器
电感式 DC - DC 转换器利用电感的储能特性,通过开关(MOSFET 管)来控制能量的传递。其工作类型为升降压 Buck - Boost 型,输入为正电压,输出电压可正可负。工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开关导通阶段(Ton),开关管闭合,二极管反向截止,电流流过电感 L,电感开始储能,之后输出电容 C 向负载放电以维持负压;在开关关断阶段(Toff),开关管断开,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会产生反向电动势,此时二极管正偏导通,电感电流通过二极管给输出电容 C 充电(电流方向从地流向 C 负极),从而在电容 C 上维持负电压。
该转换器的优点是效率高,大约在 85% 左右,输出电流能力大。但缺点也较为明显,需要电感和复杂的控制电路(涉及环路补偿),成本较高,可能会产生噪声(EMI 干扰),并且输出纹波也较大。所以,它适用于大功率设备,如工业控制系统、通信基站等。代表器件型号为 HJ35063 DC/DC 变换控制器。
变压器式电源类
变压器式电源类通过开关管(如 MOSFET 管)交替导通和断开,借助变压器实现能量转换。其典型结构是推挽(Push - Pull)拓扑结构,通过变压器耦合实现次级绕组反向连接,从而输出负压。
这种电源类的优点是效率高,并且隔离设计使其隔离性强。但控制部分电路需要进行复杂的设计,如采用 PWM 控制器。它适用于隔离型负压输出的场景,代表器件型号为 HJ05DCN05S1W 隔离型 DC DC 电源模块。
倍压整流电路
倍压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和电容组成的倍压电路及整流滤波电路,其内部通过输出端反馈,采用 PID 调节输出负电压(相对于设定参考点)。并且内置 RSET 端可通过外接电阻控制输出高压,范围为 - 2000V 至 - 800V。
该模块具有输入范围宽、功耗低、响应速度快、输出稳定度高和输出电压可调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兵器、石油等领域。不过,它的带负载能力较弱,效率较低,适用于小电流电路。代表器件型号为 HJ24DCN20 DC DC 电源模块。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这些负电压电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电解电容必须正确连接极性(负极参考更低的电位),否则可能会引起爆炸或损坏。
2.若同时存在正负电压,需要确保所有电路的参考地(GND)统一,避免出现地线环路或意外短路的情况。
3.元器件(如开关管、二极管、电容)的额定电压需覆盖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绝对值之和。例如,当输入为 12V 生成 - 5V 时,开关管需承受至少 17V 的应力。
4.分立二极管(如电荷泵中的快恢复二极管)的方向需与电路路径匹配,防止反向击穿。
5.在电容布局方面,应采用低 ESR 陶瓷电容,并尽量靠近器件的 VIN、VOUT 引脚及接地引脚,以降低寄生效应。
6.电源接地设计至关重要,它需要承载电源、热噪声以及时钟频率相关的毛刺 / 反弹噪声。接地路径要确保接地走线阻抗最低,使电源分布均匀。同时,散热优化也应预留充足的接地区域,以改善散热,避免局部过热对器件产生负面影响。

热门文章
- 三星电子揭秘BSPDN背面供电技术:实现17%尺寸缩减与15%能效提升 2024-08-27
- 优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电源完整性的低功耗设计技术策略 2024-08-08
- 德州仪器强化内部采购战略:2030年前自有晶圆制造占比将超95% 2025-02-05
- 芯科科技蓝牙测距技术:亚米级精度,安全精准新突破 2024-09-10
- 隔离RS-485节点时隔离电源的选择方案与实施策略 2024-08-21
- 微软在美国遭反垄断调查,云计算帝国面临新挑战 2024-11-28
- 安森美宣布完成对Qorvo碳化硅JFET技术的收购 2025-01-20
- 三星准备开发传统结构1e nm DRAM,鼓励多技术路线探索 2024-12-31
- 移为(Queclink )GV300W 3G全功能型车载智能终端 20230901 2024-09-12
- 线性霍尔 IC:原理、优势及行业应用解析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