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品速递 > 正文

新一代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 SoC 芯片 HD6180 惊艳亮相

时间:2025-09-26 13:09:25 浏览:52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于全球的信息交流和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在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一则重磅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 全新一代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 SoC 芯片 HD6180 正式发布。这一芯片由深圳华大北斗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多个维度实现了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卫星通信芯片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 SoC 芯片 HD6180 性能指标:

1、工艺制程:22 纳米(优于主流 28 纳米)。

2、封装尺寸:约 3 毫米 ×3 毫米。

3、弱信号通信:译码灵敏度 - 130dBm(超北斗专项标准)。

4、信号捕获:首次捕获时间≤2 秒。

5、解码能力:支持 T、P 双模解码。

6、功耗:工作功耗≤22mW(较主流产品降超 80%)。

1.jpg

从技术指标来看,HD6180 芯片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在工艺制程方面,它采用了 22 纳米制程。相较于主流的 28 纳米工艺,22 纳米制程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同时降低功耗。在如今追求高性能、低功耗的电子设备市场中,这一优势使得 HD6180 芯片能够更好地适配手机、穿戴设备等对功耗和性能要求较高的产品。在架构设计上,HD6180 采用了设计难度更高的 RDSS 射频收发一体化方案。这种方案不仅简化了外围电路,而且其封装面积仅为 3 毫米 ×3 毫米。如此小巧的封装尺寸,在优化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减小了芯片的体积,为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

从性能指标来看,HD6180 芯片更是表现卓越。其译码灵敏度达到了 - 130dBm,远超北斗专项标准,这意味着它在弱信号环境下的通信能力得到了极大强化。无论是在偏远山区、海洋深处还是其他信号微弱的区域,都能够实现稳定的通信。卫星信号首次捕获时间≤2 秒,这一快速的捕获能力大大提升了通信效率,让用户能够更迅速地建立通信连接。该芯片支持 T、P 双模解码,能够适配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满足多样化的通信需求。在功耗方面,其工作功耗≤22mW,较主流产品降低超过 80%。这一低功耗特性为移动终端的长续航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设备在一次充电后能够更长时间地使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

北斗短报文通信作为北斗系统独有的服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可以在没有移动网络和互联网覆盖的区域实现双向卫星短信通信,为地面通信网络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在应急通信、搜救等领域,北斗短报文通信发挥着关键作用。HD6180 芯片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北斗短报文通信从行业应用向大众应用延伸。除了继续服务应急救援、海洋渔业等专业领域外,它还将融入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汽车等民用场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3.jpg

4.jpg

此外,HD6180 芯片的问世契合了工信部《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 “发展大众化卫星通信应用、壮大北斗短报文产业生态” 的要求,是北斗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支撑,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华大北斗作为芯片的研发企业,也将持续以该类 “硬科技” 践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为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赋能。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icpdf.com/xinpin/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