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纳米芯片争霸:台积电技术领先,三星奋起直追
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先进制程芯片的竞争一直是焦点所在。据韩国媒体报道,2025 年下半年,半导体行业将迎来一场激烈的 2 纳米制程芯片抢单大战,主角正是全球两大半导体巨头 —— 台积电和三星电子。
从订单和生产计划来看,台积电已开始收到 2 纳米制程订单,预计下半年在新竹宝山和高雄厂投入生产。其 2 纳米制程主要客户延续 3 纳米相关客户,涵盖苹果、辉达、超微、高通、联发科等行业巨头。其中,联发科执行长蔡力行已预告,该公司 2 纳米制程芯片将于今年 9 月设计定案。而三星虽未明确表示生产哪一款产品,但普遍预计将用于旗下新款旗舰机 Galaxy S26 的自家 Exynos 2600 处理器。
在良率方面,这是影响订单获取的关键因素。有知情人士透露,台积电 2 纳米制程的良率已突破 60%,跨越了稳定量产的门槛。相比之下,三星 2 纳米制程良率据传约为 40%,远不及台积电。尽管三星是率先以 GAA 架构生产 3 纳米芯片的生产商,但初期一直受低良率困扰。不过,三星打算凭借先前采用 GAA 的经验来提升 2 纳米良率,还延揽了曾在台积电效力的韩美玲率领晶圆代工部门。
再看台积电 2 纳米制程的技术优势,其缺陷密度(D0)表现已比肩 5 纳米家族,甚至超越同期 7 纳米与 3 纳米制程,成为技术成熟度最高的先进节点之一。这一优势为 2025 年下半年量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台积电 2 纳米制程首度采用环绕式栅极电晶体(GAAFET)架构,取代沿用多年的 FinFET 技术。GAAFET 通过立体堆叠的纳米片结构,使电晶体通道被栅极材料完全包覆,不仅提升了电晶体密度与效能,更有效降低了漏电流与功耗。
在客户方面,台积电 2 纳米主要锁定苹果、辉达、AMD、高通、联发科及博通等一线业者。AMD 新一代 EPYC 处理器 Venice 是业界首款完成投片并采用台积电 2 纳米制程的产品;苹果 iPhone 18 系列机型预计采用 2 纳米处理器;辉达的 Rubin 平台 2026 年下半年仍以 3 纳米为主,2 纳米导入较为谨慎;英特尔也在积极布局 2 纳米,特别针对 AI 与高效能运算应用。
从产能规划来看,台积电 2 纳米制程已进入试产阶段。新竹宝山 Fab 20 厂(P1)于 2024 年第四季启动工程线验证,月产能约 3,000 片,预计 2025 年第四季量产,月产能将提升至 3 万片。高雄 Fab 22 厂亦于 2024 年第四季进机,预计 2026 年首季量产,月产能同样达 3 万片。
业界预估,台积电计划于 2027 年将新竹与高雄的 2 纳米总月产能扩增至 12 万 - 13 万片,2025 年底前可能达到 5 万片,若进展顺利,最高可达 8 万片。此外,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 Fab 21 厂区第三座(P3)将导入 2 纳米及 A16(1.6 纳米)制程,预计 2028 年量产。
2 纳米制程芯片的竞争不仅关乎台积电和三星的市场份额,更将对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谁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热门文章
- 顺络电子(Sunlord)汽车电子产品目录(2024-2025) 2025-04-21
- 台积电被禁止在海外生产2nm芯片,核心技术将继续留在中国台湾 2024-11-11
- 特朗普宣布OpenAI、软银等联手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2025-01-22
- ABLIC(艾普凌克)传感器产品选型手册 2024-09-27
- 三星3D NAND量产提效:光刻胶用量减半,每年节省数十亿韩元 2024-11-26
- 小米造芯:历经折戟,终在芯片领域成功登顶 2025-05-26
- 创新神经形态架构!Innatera 首款商用 MCU 重塑传感器应用格局 2025-05-22
- 瑞萨助力,印度 3nm 芯片设计迈出关键一步 2025-05-15
- 突破摩尔定律的十大半导体材料 2025-04-24
- LITTELFUSE(力特) 农用车产品选型手册(英文版)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