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存储难题获解,加州理工新成果助力量子计算发展
量子计算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其发展前景备受瞩目。然而,量子存储一直是制约其实用化的关键难题。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混合量子存储器,可以将电信息转换成声音,使量子态的持续时间比标准超导系统长30 倍。
传统计算机依赖于比特(bit),这是信息的基本单位,其值只能是 0 或 1。而量子计算机则依靠量子比特(qubit)运行,与普通比特不同,量子比特可以同时以 0 和 1 的形式存在,这种不寻常的行为,即所谓的叠加态量子物理效应,赋予了量子计算非凡的潜力,能够解决传统机器无法解决的问题。
当今大多数量子计算机都基于超导电子系统构建,电子在极低温度下可以无阻力地移动。在这些系统中,精心设计的谐振器使电子能够形成超导量子比特。这些量子比特擅长执行快速、复杂的运算,但并不适合长期存储。以量子态(特定量子系统的数学描述)的形式保存信息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创建 “量子存储器”,使其能够比标准超导量子比特保存更长时间的量子信息。
图: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突出显示了新研究中的单个机械振荡器“音叉”。图像中伪彩色的金色线条表示在超导量子比特和机械振荡器之间传输电信号的电极位置。
如今,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带来了好消息。他们发明了一种混合量子存储器,可以将电信息转换成声音,使量子态的持续时间比标准超导系统长 30 倍。这项研究由研究生 Alkim Bozkurt 和 Omid Golami 领导,在电气工程和应用物理学助理教授 Mohammad Mirhosseini 的指导下,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此前,Mirhosseini 团队已证明,声音,特别是声子(它们是振动的单个粒子,就像光子是光的单个粒子一样)可以提供一种便捷的量子信息存储方法。他们在经典实验中测试的设备似乎非常适合与超导量子比特配对,因为它们工作在同样极高的千兆赫兹频率下(人类的听力在赫兹和千赫兹频率下至少要慢一百万倍)。它们在超导量子比特保存量子态所需的低温下也表现良好,并且寿命很长。
研究人员在芯片上制造了一个超导量子比特,并将其连接到一个被科学家称为机械振荡器的微型装置上。该振荡器本质上是一个微型音叉,由柔性板组成,这些板在千兆赫频率的声波作用下振动。当电荷被施加到这些板上时,这些板可以与携带量子信息的电信号相互作用。这使得信息能够被传输到该装置中,作为 “存储器” 存储,之后再被传输出去,或者说被 “记住”。
研究人员仔细测量了信息进入设备后,振荡器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失去其宝贵的量子信息。“事实证明,这些振荡器的寿命比目前最好的超导量子比特长约 30 倍,” 米尔霍塞尼说。这种构建量子存储器的方法相比以往的策略具有诸多优势。声波的传播速度远慢于电磁波,因此可以制造出更紧凑的设备。此外,与电磁波不同,机械振动不会在自由空间中传播,这意味着能量不会从系统中泄漏。这可以延长存储时间,并减少相邻设备之间不必要的能量交换。这些优势表明,单个芯片中可以集成多个这样的音叉,从而提供一种潜在的可扩展的量子存储器制造方法。
不过,Mirhosseini 也指出,要使该平台真正用于量子计算,还需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将量子数据输入系统并输出。这意味着必须找到方法,将相互作用速率提高到现有系统的三到十倍。幸运的是,他的团队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已经有了想法。

热门文章
- 苹果 3 年推 7 款新品,2027 年 AI 眼镜或成消费电子新宠 2025-07-03
- MOS 管输入电阻高却怕静电,原因几何? 2025-05-29
- 夏普出售堺工厂,携手KDDI共建AI数据中心 2024-12-11
- 索尼三层 CIS 来袭,图像传感器性能或迎飞跃 2025-08-01
- 小米公司专利许可战略解析:和解后的专利交易动向 2024-10-14
- 台积电三季度财报亮眼:营收创新高达235亿美元,净利润跃升至100亿美元以上 2024-10-18
- 正式发布!HDMI 2.2 规格带来视频传输新变革 2025-06-26
- 美国《CHIPS法案》助力:Amkor安靠获4.07亿美元补贴建设封测工厂 2024-12-23
- 三星携纳米棱镜技术图像传感器入局,打破小米供应链索尼垄断局面 2025-07-15
- L298N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全解析:从基础原理到高级调速控制 2025-04-09